【作品介绍】
《秋池二首·其二》的作者是白居易,被选入《全唐诗》的第424卷第46首。 【原文】 秋池二首·其二 作者:唐·白居易 凿池贮秋水,中有蘋与芰。 天旱水暗消,塌然委空地。 有似泛泛者,附离权与贵。 一旦恩势移,相随共憔悴。 【注释】 ①蘋:一种水草。叶片呈田字形,故又称田字草。叶有长柄,夏秋间开小白花。芰:菱。 ②塌然:贴地貌。 【作者介绍】 白居易(772—846),字乐天,晚年自号香山居士,后人称白香山、白傅、白太傅,原籍太原,后迁居下邽(今陕西渭南)。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,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对白居易称“诗魔”、“诗王”、“诗豪”、“诗史”等,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“诗神” 。其实,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“诗仙”之称,请看唐宣宗的诗:“缀玉联珠六十年,谁教冥路作诗仙?浮云不系名居易,造化无为字乐天。童子解吟长恨曲,胡儿能唱琵琶篇,文章已满行人耳,一度思卿一怆然。”唐德宗贞元十六年(800)进士,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。在此期间,他关心朝政,屡屡上书言事,并写了不少讽谕诗,要求革除弊政,因而遭权贵忌恨,被贬为江州司马。此后他历任忠州、杭州、苏州等地刺史。官终刑部尚书。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“www.59wj.com”的白居易的诗全集栏目。(http://www.59wj.com) 白居易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”(《与元九书》)。他与元稹一起,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“新乐府运动”,写了《秦中吟》十首,《新乐府》五十首等,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。在艺术上,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,在当时就流布很广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,存诗近三千首,数量之多,为唐人之冠。 【繁体对照】 卷424_46【秋池贰首·其壹】白居易 鑿池貯秋水,中有蘋與芰。 天旱水暗消,塌然委空地。 有似泛泛者,附離權與貴。 壹旦恩勢移,相隨共憔悴。 如果觉得《《秋池二首·其二》白居易唐诗赏析》古诗大全,古诗大全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