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知道陶行知,是因为被那句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所感动,惊诧于天地间竟还有这样一种朴素与执着,有这样一颗水晶般透明的心灵。跨进师范的大门,走上神圣的讲坛,更多地了解了陶行知,才更真切地体会到宋庆龄先生为什么把“万世师表”四字作为对他的评价。
今天,又将《爱满天下》、《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》捧读一番,掩卷长思,一个戴着深度近视镜,穿着布衫的身影又一次鲜活地出现在我的眼前,他的目光在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后,依然那样睿智,那样充满关怀和希冀。
我想,陶行知先生对于现代教育,对于现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的意义,并不在于我们对他的景仰,更在于我们对他的理解。
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,一言以蔽之,是“爱”的教育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,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,没有爱,便没有教育。
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指出:“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,没有爱便没有晓庄。因为他爱人类,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;因为他爱中华民族,所以他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。------他的目光,没有一刻不注意到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全体。”几十年的风风雨雨,几十年的呕心沥血,几十年的奔波呼号,几十年的鞠躬尽瘁。他之所以伟大,是因为他做了许多人能够做到却没有做到的事情——把爱和教育的关怀给了那些最缺少爱和教育的人们。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那个时代的中国,给了广大的平民,所以当别人惊奇于街上的报童与他相熟,他可以坦然地说“这是我的学生”;所以他放弃了和达官显贵的觥筹交错,卷起裤管和田妇村汉一起走下了农田;他拒绝了大学教授、高师校长、教育厅长的头衔,放弃了丰厚的报酬和优裕的生活条件,为普及大众教育过上了“不如老妈子”的生活。
“爱满天下”,这是一个教育家的胸怀,是一个传道者的生命内核。他的爱是真诚的。他没有把“爱”变成一种口号,而是放下了喝过洋墨水的人们常有的架子,脱下了西装革履,真正做到了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爱心,献给了教育,献给了平民。因为真诚,所以他不是居高临下地训导人,而是走到学生、走到平民中间去。因为他真正知道,人格需要相互感化,先生能够感化学生,学生也同样能够感化先生。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,他们必须是共甘苦。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,感情的融洽。他的爱是无私的。他孜孜以求地传播他的理想和信念,传播他的平民教育思想,所以他能够喊出“生活教育”的口号,能够“不怕辛苦,不怕疲倦,不怕障碍,不怕失败,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,一个个的发现出来”。
他是个理想主义者。他的理想就是要让原来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们受到教育,让尽可能多的平民受到教育,而且不是祖宗留下的“八股文”,不是洋车拉来的“洋八股”,是要让现代人受现代的教育。他的教育是一种创造,正如他的《创造宣言》所说,“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。先生之最大快乐,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。说得正确些,先生创造学生,学生也创造先生,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。”“处处是创造之地,天天是创造之时,人人是创造之人。”他的教育思想,至今还能够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,他的生活即教育、社会即学校、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,至今仍让我们仰望。为什么在那样动荡的时代,他能够看到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,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?因为他爱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,因为他真正的是在人民中间实践着他的教育理想——他和人民没有距离,交融为一体,他是真正的“人民教育家”。
从陶行知先生辞世,迄今已五十余年,中国更是沧桑巨变,万象更新。然而站在今日的讲台,环顾中国教育的现状,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陶行知先生当年所感受到的紧迫与压力,我们依然需要为了让现代人受到现代的教育而努力。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了呢?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真正符合最广大群众的需要,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呢?作为教师,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教育事业,毫不顾及自己的私利?这样的问题实在太多,有时不免让我们茫然,甚至汗颜。
陶行知先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坐标,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人格。我们对他的理解就应该是对他超越。我常常想,作为一名教师,我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,我们究竟能为教育多做一点什么?
想起了臧克家的那句诗——“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,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,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,到处是青青的野草。”陶行知是一座丰碑,矗立在人们的心中,但他更象一棵野草,扎根在平民教育的土壤中,让生命轮回不息。
我们也可以做一棵小草。
如果觉得《理解陶行知》读后感,读后感范文,读后感500字,读后感400字,读后感300字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