赏析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词语教学 -小学语文课堂实录

日期:10-31| http://www.59wj.com |课堂实录|人气:800

赏析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词语教学 -小学语文课堂实录,本站有更多关于课堂实录,课堂实录方面的作文。www.59wj.com
www.59wj.com为您服务   一、发挥汉语言“形象性”强的优势,利用汉字构成来形象地理解词语
  《卧薪尝胆》中“奴仆”一词的教学:
  师:吴王和越王原来是对仇敌,后来变成了主仆关系。你们见过奴仆吗?
    生:奴仆是给别人做事的。
    师:如果我给你做事就是奴仆?
    生:奴仆就是服侍别人的。
    师:他讲到服侍别人,有这个意思。还有没有人见过?
    生:奴仆有一点像现在的保姆,但他们和现在的保姆不同的是,他们拿不到工钱,住在主人家里,一直干下去。(众笑)
  师:哦,像现在的保姆,就是比现在的保姆差一点,没工钱。(生大笑)
    生:一个国家打了败仗,另一个国家的国王就会被抓去,抓去以后,就会当奴仆。
    师:什么样的人是奴仆?你们有没有见过?今天老师把“奴”给画出来,帮助你想象一下。
    师(边画边讲)这是站着的一个人,这个人弯着腰,很恭敬,就是这样。这是什么?这是人的两只手,这个人见到别人都要低着头,而且两只手要像老师这样交叉在身前(师做弯腰、低头、两手交叉在身前的动作)。你猜猜这样的人是什么人呢?
    生:是奴仆,是奴隶。
    师:你在电影里面有没有看到过,皇帝来了,服侍皇帝的人都要这样(再做动作)。
    师:古代的女人见到男人都是这样非常温顺地低着头,很恭敬的样子。这样的女人非常听话,但是日子并不好过。
(师继续画)这是什么?这是男人的一只大手,这只手抓住女人的头发,想打就打,想骂就骂,这样的女人在古代社会是什么?
  师:这是奴仆的“奴”字,你明白吗?这还跟我们想象的保姆一样吗?
    生:不一样了。
    师:和佣人一样吗?
    生:不一样。
    师:现在就是有人去你家里做保姆,也是平等的。她为你提供服务,你得给她报酬。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。但是,在古代的“奴”,是没有任何尊严和地位的。接下来,我们再来看一个人好吗?这个人腰弯得还要厉害。(师边画边讲)这是一个人,这个人头上戴着东西,戴的是一种刑具,很重的一种刑具。
这个人头上戴着这种刑具让人家一看就知道,他要么是罪犯,要么是战俘,就是打了败仗被俘虏的人。(师在人形的屁股后面继续画)这种人屁股后面还要插一根毛。头上戴着刑具,屁股后面插根毛。你知道什么东西屁股后面有毛吗?
    生:猪、马、驴。
    师:牲口屁股后面都有毛,看到这样的人,你心里会是什么感受?
    生:生不如死,可能死了都比这样好。
    师:对,这样的人生不如死。(师边画边讲)光这样还不算,还要让他干非常重的体力活。这样的男人在古代叫什么?(生答“仆”)
    师:对!(指着板画一奴一仆的古汉字)古代这样的女人加上这样的男人,这叫什么?
    生:奴仆。
    薛老师教学“奴仆”一词,没有让学生直接从字典中找到词语的准确意思,而是让学生先根据生活经验谈谈对“奴仆”的大致印象,了解“奴仆”的大概意思。但因为“奴仆”这种人物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,学生从电视里得到的“下人”的概念和“奴仆”的概念缺乏一定的分界线,从而导致他们对词语的理解比较模糊。可是教师并不急于解释,而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汉字知识,将“奴”和“仆”形象地画了出来,将汉字的意象形象化,而且边画边解释古时候的“奴”和“仆”分别是怎样的样子。这时候的讲解是必要的,学生是充满好奇的,好像跟着老师在进行考古挖掘一样。教师这样的设计和讲解,使学生对“奴仆”一词的理解不但非常准确,而且印象非常深刻。
  二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。巧妙地借助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
  《九色鹿》教学片段:
  师:(指着第四组词语:见利忘义、背信弃义、恩将仇报)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?
    生:都是写一个人品质很坏的。
    生:这样的人就是灵魂很肮脏的人。
    师:(在这三个词语下面书写“灵魂肮脏”)这里的“灵魂肮脏”的“肮脏”和“环境肮脏”的“肮脏”有什么不同?
  生:“灵魂肮脏”是说一个人的品德不好;“环境肮脏”是说这个地方不清洁、不干净。
  生:“灵魂肮脏”就是小人,那种很卑鄙的小人。
  师:对!同学们对这三个词语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和体会。的确,这三个词语刻画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——调达!那么调达到底做了什么见利忘义的事?做了什么背信弃义的事?又做了什么恩将仇报的事呢?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,借用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,描述一下这三个词语的含义,让别人一听,就能明白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。
    (生自由地朗读课文,并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讲述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。)
    生:调达被九色鹿从河里救起,发誓绝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。但是,当他看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的时候,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,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,向国王告了密。
    师:这就叫——(生齐答:见利忘义)
    生:调达看到张贴的皇榜,知道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,一心想发财,顾不得对九色鹿发过的誓言,进宫告密,还带着国王的军队前去捕捉九色鹿,滥杀无辜。

www.59wj.com为您服务
     www.59wj.com www.59wj.com为您服务
    师:你说得好!违背了自己的誓言,丢弃了应该有的道义。
这就叫背信弃义!
    生:九色鹿从汹涌的波涛中将落水的调达救了上来,调达本应该知恩图报才对。他当着九色鹿的面郑重起誓,绝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,可谁知道他一见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,就把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出卖了。他不但进宫向国王告密,还带着国王的军队包围了九色鹿,想置九色鹿于死地。这就叫恩将仇报。
  师:刚才我们借助对词语的理解,初步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。《九色鹿》这个民间故事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,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喜爱,就是因为故事谴责了贪心与负义,颂扬了善良与正义。
  薛老师在《九色鹿》一文的词语教学中,让我们感受到“整体感悟”的课堂,词语教学是桥梁,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,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情感的体验。薛老师对“见利忘义、背信弃义、恩将仇报”三个词语演绎得非常好。他不是停留在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这三个词语,阐释调达是个怎样的人的层面上,而是以“为什么说调达是个见利忘义的人?为什么说调达是个背信弃义的人?从哪里看出调达是个恩将仇报的人?”等问题为凭借,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阐释这三个词语的语句,借助课文中的具体事例,将“见利忘义、背信弃义、恩将仇报”这三个词语深深印在了学生头脑中。这样的学习,不但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,而且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。而此时,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了了解,达到了以词串文的目的。
    三、词语教学与精神协同发展。“润物细无声”地渗透价值观
  《卧薪尝胆》中“卧薪尝胆”一词的教学:

[1] [2]  下一页

如果觉得《赏析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词语教学 -小学语文课堂实录》课堂实录,课堂实录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
本文Tags: 教育范文 - 课堂实录,课堂实录,教师 教学 课堂 语文
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:赏析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词语教学 -小学语文课堂实录
相关分类导航|
热门推荐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