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》教学实录 -小学语文课堂实录

日期:10-31| http://www.59wj.com |课堂实录|人气:124

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》教学实录 -小学语文课堂实录,本站有更多关于课堂实录,课堂实录方面的作文。www.59wj.com
www.59wj.com   
  师:小朋友们,我来给你们上课之前,你们老师是怎样向你们介绍我的?
  生:老师说您是深圳名师。
  师:真是这么说的?
  生:真的!
  师:也就是说,我是深圳的一位有名字的老师,简称名师。是这样的吗?
  生:(笑)不是。
  师:那你们说说我这个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?
  生:我觉得您应该是学问非常棒的。
  师:什么都知道?
  生:对。
  生:您是满腹诗书,谈吐文雅。
  师:你真会说话,看来你才是满腹诗书、谈吐文雅。
  生:谢谢老师,不,谢谢大朋友。
  师:客气了。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我的“满腹诗书”?
  生:(齐)想!
  师:那我就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,愿意听吗?
  生:愿意!
  师:上学期我们学过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,我背诵一遍:《早发白帝城》。李白。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两岸猿声啼不住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  生:错了。
  师:错了?名师还会错?哪儿错了?
  生:大朋友啊,你把最后一句给背错了。
  师:那最后一句应该是什么?
  生:哦……我也记不得了。(笑声)
  师:能发现错误已经很不简单了。谁记得?
  生:应该是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
  师:谢谢你!“满腹才华、谈吐文雅”的“深圳名师”背诵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竟然背错了一句。从这件事情中你想到了什么,或者说你从中悟出点什么来了?
  生:我明白了,人不都是十全十美的。
  师:说得好!你像一位小哲学家。
  生: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说的话是全都对的。
  师:哎呀,了不起!又是一位小哲学家!这位同学是借用了课文当中的一句话,把它变化一下,来说明自己的想法。这就是学以致用,会读书!请小朋友们浏览课文,找到这句话,把它画下来。(生浏览课文、很快找到并画了下来。)
  师:请大家齐读。
  生:“这时,大家才明白,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,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。”
  师:读得真好。经过学习,大家已经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,而且能把这个道理和“名师”犯的错误结合起来,产生了我们四(1)班的两句很有哲理的话。不简单啊!谁能把这句话所在的自然段读读?(生有感情地朗读)
  师:读得真好,声情并茂!谁能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?
  生:这一段是写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。
  师:言简意赅!现在我想再问你们几个问题,可以吗?
  生:(齐)可以!
  师: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?
  生:伽利略。
  师:伽利略在向谁挑战?
  生:亚里士多德。
  师:伽利略认为两个铁球从空中落下会同时着地,落下的速度和铁球的轻重无关;而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认为的?
  生;亚里士多德认为,两个铁球,一个十磅重,一个一磅重,从空中落下的速度不一样。
  师:就是说一个快……
  生:一个慢。
  师:好!这一课我们就学完了。大家可以回去了。
  生:啊──?
  师:怎么,有疑问吗?
  生:有。
  师:大家看,上节课大家把课文读熟了,主要内容大家了解了;中心思想大家也明白了,还有什么要学的吗?(生互相观望)
  师:不是学完了吗?
  生:没有!
  师:那还有什么要学的?请你说。
  生:还要朗读课文。
  师:光是朗读吗?
  生:还要通过朗读理解课文。
  生:还要通过朗读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。
  师:对。说得很好!
  生:我认为有两点:第一个呢──(笑声)是边读边学习生字;第二呢,是了解课文的细节。
  师:也就是学习课文中具体细致地描写?
  生:对。
  师:你概括地很好。思维不但敏捷,而且有很强的逻辑性。将来会成为伽利略一样的数学家。但是,作为朋友,得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。
  生:请。(笑声)
  师:上节课大家学过生字了,现在再学习生字,岂不是要把我们上节课的劳动给抹煞了?
  生:好的。我接受。老朋友厉害!(笑声)
  师: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朗读课文、品味课文?
  生:是。
  师:现在大朋友想告诉大家一个新词儿,愿意学吗?
  生:愿意。
  师:请小朋友们拿出笔,把这个词记下来。这个词叫“朗读感悟”。感,是情感的感、感受的感;悟,是觉悟的悟、领悟的悟。
  生:(边写边说)悟出一个道理的悟,把语文的“语”字言字旁换成竖心旁。
  师:对。真聪明!
  生:老师,我已经感悟出来了。(笑声)
  师:啊?你感悟出什么来了?
  生:我感悟出为什么编辑叔叔要我们读这篇课文了。
  师:请你说说。
  生:有两点。第一点,就跟您刚才说的一样,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;第二点,就是要我们从课文的中心、课文的重点里面明白一个道理,也就是这里:“这时,大家才明白,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,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。”这就是告诉我们,要勇于挑战一个事实……
  师:挑战权威。
  生:对,要勇于挑战权威。你要是觉得他不对,就可以反复做试验,让事实去战胜他。
  师:说完了吗?
  生:说完了。
  师:请坐!(激动地)同学们,对她的这个发言,我不作评论。我想请大家从课文的第一段中找一个词来评论她。请默读第一段,找到这个词并把它画下来。
  师:找到了吗?
  生:找到了!
  师:哪个词?
  生:“辩论家──”
  师:对!正是这个词。这个同学说话思路清晰、抓住了要点,要是辩论起来一定会有理、有节、有据,就是伽利略先生在世,恐怕也要畏惧你三分。(笑声)
  师:小朋友们,想不想像伽利略一样,当一次辩论家?
  生:想。
  生:老朋友,辩题是什么?
  师:辩题就在眼前。请小朋友们看黑板。伽利略认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来是同时着地,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是一快一慢。假如亚里士多德就在我们面前,你们敢不敢当一次伽利略和他辩论一番?
  生:敢!
  师:那好,愿意当伽利略的举手。
  生:(绝大多数都举手。)
  师:怎么有几个不举手,不敢吗?请那位小朋友说说为什么。
  生:我怕想不出来。
  师:哎呀,想不出来怕什么?看看咱们是怎么坐的──整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可以帮助你嘛。再说,还有我这个大朋友在呀。作为大朋友,就是要在你们不会的时候、在你们想不出来的时候帮助你们的呀!还怕吗?
  生:不怕了。
  生:我想当亚里士多德。
  师:好啊!
  生:我也想当亚里士多德。
  师:可以呀!还有谁想当亚里士多德?(又有5个人举手)
  师:一共有七个人愿意当亚里士多德。看来亚里士多德这边的力量有点弱。这样吧,我也当亚里士多德,来帮助你们。
  生:老朋友,我想发言一下。
  师:好的,请讲。
  生:老朋友,我想告诉你,不用你帮!我们这几个人都是班里有名的辩论家。我担心,如果我们几个人都当亚里士多德,和伽利略比起来,好像就有点不平衡了!(笑声)
  师:你是说你们的力量很强大,伽利略这边不行?
  生:当然了!
  师:别忘了,亲爱的小朋友,我老朋友还在这儿呢!如果你们的力量强大了,我将毫不犹豫地、义不容辞地加入伽利略的行列。服不服?不服咱们就开始辩!

[1] [2] [3]  下一页

如果觉得《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》教学实录 -小学语文课堂实录》课堂实录,课堂实录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
本文Tags: 教育范文 - 课堂实录,课堂实录,教学 课堂 语文
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: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》教学实录 -小学语文课堂实录
相关分类导航|
热门推荐|